【登高唐杜甫古诗原文是什么】《登高》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七律之冠”。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情感深沉,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登高》一诗的原文总结与分析。
一、诗歌原文
《登高》
作者:杜甫(唐)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
《登高》通过描绘秋天登高所见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全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结构严谨,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表格对比分析
项目 | 内容说明 |
诗名 | 《登高》 |
作者 | 杜甫(唐代) |
体裁 | 七言律诗 |
创作背景 | 晚年漂泊西南,生活困顿,感时伤世 |
主题思想 | 抒发孤寂、悲秋、思乡、忧国等复杂情感 |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用词精准,情感真挚,意境开阔 |
重点诗句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展现自然壮阔与人生短暂 |
诗中意象 | 猿声、沙洲、落叶、江水、白发、浊酒等,象征衰老与孤独 |
思想感情 | 悲凉、无奈、愤懑、孤独、对人生的感慨 |
四、结语
《登高》不仅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和家国情怀的佳作。杜甫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时代、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无论是从艺术角度还是思想深度来看,《登高》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