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莫如深的意思解释】一、
“讳莫如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对某些事情隐瞒不报、避而不谈的态度。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原意是“隐瞒得非常深”,后来引申为对某些不愿提及的事情采取极度隐晦或回避的态度。
该成语多用于形容人对某些敏感、尴尬或不愿公开的事件保持沉默,甚至刻意掩盖真相。在日常使用中,常用于批评某些人面对问题时选择逃避而非正视。
二、详细解释与用法对比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讳莫如深 |
拼音 | huì mò rú shēn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问于史苏曰:‘……’对曰:‘……讳莫如深。’” |
字面意思 | 隐瞒得比深水还要深,形容隐瞒极深、极为隐秘。 |
引申义 | 对某些不愿公开的事物或问题,采取极度回避和隐瞒的态度。 |
感情色彩 | 多为贬义,表示一种消极、逃避的行为方式。 |
常用语境 | 用于批评某人对问题不直面、不坦诚,甚至刻意掩盖真相。 |
近义词 | 故意隐瞒、避而不谈、讳疾忌医 |
反义词 | 坦率直言、光明磊落、开诚布公 |
三、例句解析
1. 例句1:他对于那件事一直讳莫如深,让人摸不着头脑。
解析:说明他对某事态度模糊,不愿透露任何信息。
2. 例句2:公司高层对这次事故的原因讳莫如深,媒体只能猜测。
解析:说明管理层不愿公开真相,可能有隐藏的问题。
四、使用建议
- 适用场景:适用于批评或描述他人对问题的回避态度。
- 避免误用:不要用于正面评价,因为其本义带有贬义。
- 搭配词语:可与“态度”、“行为”、“原因”等词连用。
五、结语
“讳莫如深”是一个具有较强文化背景的成语,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因误用而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