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指什么

2025-09-18 17:16:16

问题描述: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指什么,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8 17:16:16

脍炙人口的脍炙是指什么】“脍炙人口”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作品或言论非常受欢迎,广为流传。但很多人对其中的“脍”和“炙”具体指什么并不清楚。本文将从字义、出处及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脍炙人口”出自《孟子·尽心下》:“脍炙之味,人皆知之。”这里的“脍”和“炙”都是古代的美食,分别指切得极细的肉和烤肉。由于这两种食物味道鲜美,人人喜爱,因此后人用“脍炙人口”来形容文章、言论等广受好评、流传广泛。

二、字义解释

汉字 拼音 字义 出处/来源
kuài 细切的肉,多指生肉 《说文解字》:“脍,细切肉也。”
zhì 烤肉,或用火烤制的肉 《周礼·天官·膳夫》:“炙三牲。”

三、成语演变与现代用法

在古代,“脍炙”本意是美味的食物,后来引申为“被众人传颂的事物”,如诗文、故事、观点等。现代汉语中,“脍炙人口”多用于形容文学作品、艺术表演、社会现象等广受关注、深受喜爱的内容。

例如:

-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脍炙人口之作。

- 他的一番话深入人心,被人们脍炙人口地传颂。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1. 不要混淆“脍炙”与“脍炙”本身的意义:虽然“脍炙”原指美食,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多强调其象征意义,即“广为流传、深受喜爱”。

2. 避免滥用:并非所有流行的事物都可以称为“脍炙人口”,应根据其影响力和传播度来判断。

五、总结

“脍炙人口”中的“脍”和“炙”原本指的是古代的美味佳肴,因其味道鲜美、人人喜爱,后引申为形容作品或言论广受赞誉、流传广泛。了解这一成语的本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使用它,避免误解。

项目 内容
成语 脍炙人口
出处 《孟子·尽心下》
原义 切肉与烤肉,美味可口
引申义 形容作品或言论广受喜爱、流传广泛
使用注意 避免误用,强调内容的影响力与传播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脍炙人口”不仅是一个语言表达,更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体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个成语。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