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枝大叶的意思是什么呀】“粗枝大叶”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做事或说话不够细致、不够认真,常常忽略细节,只关注表面或整体。这个成语虽然字面上看起来像是在描述一棵树的枝干和叶子,但实际上它的含义更多是比喻人的行为方式。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粗枝大叶 | 原意指树木的主干和大枝,后引申为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只看大体,忽略细节。 |
二、出处与用法
“粗枝大叶”最早出自《晋书·王导传》:“粗枝大叶,不拘小节。”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用于批评别人做事马虎、不严谨。
- 用法举例:
- 他做事情总是粗枝大叶,结果经常出错。
- 这份报告写得太粗枝大叶了,很多关键数据都没写清楚。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马马虎虎、草率从事、粗心大意 |
反义词 | 细致入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
四、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工作汇报 | “你这份报告写得太粗枝大叶了,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持。” |
学习评价 | “他平时学习态度不够认真,考试时答题也显得粗枝大叶。” |
日常交流 | “你别这么粗枝大叶,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
五、总结
“粗枝大叶”是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处理事情时缺乏细致和耐心,往往只注重整体而忽视细节。虽然它有时可以作为调侃的语气出现,但在正式场合中,还是应尽量避免这种表达,以体现对他人或工作的尊重。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更加严谨,建议多注意细节,避免因“粗枝大叶”而造成不必要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