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是什么意思】“势如破竹”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事情发展非常顺利,势头强劲,像用刀劈竹子一样,一节一节地迅速突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良好的势头,能够迅速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势如破竹 |
拼音 | shì rú pò zhú |
出处 | 《晋书·杜预传》:“今宜速渡,若争先,势如破竹,十日可到。” |
含义 | 形容气势强盛,进展迅速,不可阻挡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事业、战斗、改革等顺利进行 |
近义词 | 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
反义词 | 停滞不前、举步维艰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势如破竹”最早出自《晋书·杜预传》,讲述的是西晋名将杜预在平定东吴时,提出快速渡江的策略,认为如果抢先行动,就能像劈开竹子一样,迅速取得胜利。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各种顺利发展的态势。
在现代使用中,“势如破竹”不仅用于军事或政治领域,也常用于商业、体育、学习等方面,表达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商业发展 | 公司新产品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销售业绩势如破竹。 |
体育比赛 | 中国队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 |
学习进步 | 小明在考试中不断进步,成绩势如破竹,令人刮目相看。 |
政治局势 | 政府政策推行顺利,社会反响良好,形势势如破竹。 |
四、总结
“势如破竹”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远的成语,强调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强大的势头和不可阻挡的力量。它既可以用于描述实际的物理动作(如劈竹),也可以引申为抽象的事业发展、个人成长等。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顺风顺水、势不可挡”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