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铤而走险的意思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铤而走险”这个成语。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临绝境或无法回头的情况下,选择采取一种冒险、甚至危险的行动。那么,“铤而走险”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出自哪里?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铤而走险 | 指在无路可走时,被迫采取冒险行动,通常带有无奈和危险的意味。 |
“铤”原意是快跑的样子,引申为迅速、果断;“走险”则是指走上危险的道路。合起来就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冒险行事”。
二、出处与来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左传·隐公五年》:“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
释义 | 意思是说,在紧急情况下,人来不及选择,只能冒险行事。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后来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强调人在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三、用法与语境
使用场景 | 示例 |
描述困境中的选择 | 他为了养家糊口,铤而走险去偷东西。 |
表达对他人行为的理解 | 虽然他做了错事,但也是铤而走险,情有可原。 |
常见于新闻报道 | 在经济压力下,一些人铤而走险从事非法活动。 |
需要注意的是,“铤而走险”多用于描述被动的选择,而不是主动寻求风险的行为。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逼上梁山、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
反义词 |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稳扎稳打 |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使用“铤而走险”。
五、总结
“铤而走险”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极端压力或无路可走时所做出的冒险行为。它不仅体现了人的无奈,也反映出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可能会做出超出常规的选择。理解其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思想。
总结:
“铤而走险”意思是人在无路可走时,被迫采取冒险行为。它源于古代文献,常用于描述因压力或困境而导致的非常规选择,具有一定的悲剧性和无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