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什么意思】“登堂入室”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技艺或学问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甚至进入了核心或精华的部分。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建筑结构,后来被引申为对技艺、学问或修养的高度评价。
一、
“登堂入室”原意是指进入厅堂和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达到高深境界。在现代汉语中,它多用于称赞某人在某一领域已经达到了极高的造诣,是对其能力或成就的高度认可。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艺术、学术等领域,表示某人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还深入理解了核心内容,具备了高水平的专业能力。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登堂入室 |
拼音 | dēng táng rù shì |
出处 |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后世引申) |
原意 | 进入厅堂和内室,比喻进入更深层次的学问或技艺 |
引申义 | 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高深境界,已进入核心部分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赞扬他人在某领域的高超技艺或深厚造诣 |
同义词 | 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出类拔萃 |
反义词 | 初学乍练、浅尝辄止、门外汉 |
示例 | 他在这门艺术上已登堂入室,令人敬佩。 |
三、使用建议
“登堂入室”是一个较为文雅且正式的成语,适合用于书面表达或正式场合。在日常口语中,可以用“已经很厉害了”、“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等更通俗的说法代替。
此外,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不合适的场合使用,以免显得过于夸张或不自然。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含义或用法,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