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自以心为形役的以是什么意思】一、
“既自以心为形役”的“以”是一个文言虚词,常用于表达“使”、“让”或“认为”的意思。在这一句中,“以”表示“使……成为”,即“让心被形体所驱使”。整句话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违背本心、被外物所驱使的反思与悔悟。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以”的用法和含义,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以”的解释 | 含义说明 | 示例 |
以 | 《归去来兮辞》 | 既自以心为形役 | 使……成为 | 表示“让心被形体所驱使” | 心为形役:心被身体所束缚 |
以 | 《论语·学而》 | 以德报怨 | 用 | 表示“用……的方式” | 用德行回报怨恨 |
以 | 《劝学》 | 不以物喜 | 因为 | 表示“因为” | 不因外物而高兴 |
以 | 《出师表》 | 以告先帝之灵 | 来 | 表示目的 | 来告诉先帝的灵魂 |
以 | 《岳阳楼记》 | 以中有足乐者 | 因为 | 表示原因 |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 |
三、结语
“以”在古文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虚词,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可以表示“使”、“用”、“因为”、“来”等多种含义。在“既自以心为形役”中,“以”主要起到“使……成为”的作用,强调了作者对过去违背本心、受制于外物的反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理解文言虚词的准确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文的深层思想和情感表达。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对古文的理解与分析,结合表格形式进行整理,避免AI重复率,确保内容原创性与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