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的意思是什么】“骑虎难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情况下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或资源,即使知道继续下去可能并不明智,也难以中途停止。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进退两难”的处境。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骑虎难下 |
| 拼音 | qí hǔ nán xià |
| 出处 | 《后汉书·西域传》:“今不击,后必悔之。此所谓‘骑虎难下’也。” |
| 释义 | 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无法停止,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做下去。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尤其在决策失误后无法回头的情形。 |
| 近义词 | 进退维谷、骑虎难下、欲罢不能 |
| 反义词 | 知难而退、见好就收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说明 |
| 工作中 | 某个项目已经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即使发现方向错误,也难以放弃。 |
| 学习中 | 一个学习计划开始时没有做好准备,后来发现太难坚持,但又不想半途而废。 |
| 人际关系 | 一段关系出现问题,但因为感情或责任而无法轻易结束。 |
| 商业投资 | 投资失败后,因沉没成本而不愿撤资。 |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犹豫不决”:虽然“骑虎难下”有犹豫的成分,但更强调的是“无法回头”的无奈。
- 误用为“被迫选择”:它不是单纯的被动选择,而是因前期行为导致的后果。
- 忽略情感因素:有时“骑虎难下”不仅仅是理智上的困境,也包含情感上的牵绊。
四、总结
“骑虎难下”是一种典型的“困境心理”,反映了人在面对已投入资源和情感时的无奈与挣扎。它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时要更加谨慎,避免陷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局面。同时,也鼓励人们在适当的时候敢于止损,及时调整方向,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类似表达,可参考更多中文成语资料或实际案例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