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以望怎么解释】“翘首以望”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非常期待、盼望某件事情或某个时刻的到来。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多用于表达一种急切、热切的期待心情。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翘首以望 |
拼音 | qiáo shǒu yǐ wàng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每有大事,必先询之,故人皆翘首以望。” |
释义 | 抬起头,盼望、期待某事或某人到来。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强烈的期待之情。 |
近义词 | 望眼欲穿、翘首企盼、引颈而望 |
反义词 | 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冷眼旁观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亲人团聚 | 孩子在车站翘首以望,等待父亲回家。 |
重要事件 | 全民翘首以望,期待新政策的出台。 |
艺术演出 | 观众翘首以望,期盼明星登台表演。 |
三、情感色彩与语气
“翘首以望”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通常用于表达一种急切、热烈、充满希望的情绪。它不像“等待”那样平淡,也不像“盼望”那样普通,而是更具文学性和表现力。
四、常见误用提醒
1. 不要用于中性或负面情绪:如“他翘首以望,却等不到任何回应”,这种用法容易让人误解为消极情绪。
2. 避免口语化使用:虽然可以理解,但在正式场合中应尽量使用更常见的表达方式,如“期待”、“盼望”。
五、总结
“翘首以望”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适用于表达人们对未来某种美好事物的强烈期待。它不仅具有文学美感,还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适当使用,能让表达更加生动、贴切。
结语
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通过掌握“翘首以望”的意思和使用方式,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