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染色体的具体定义是什么?】Ph染色体,全称为费城染色体(Philadelphia chromosome),是一种在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它最早于1959年由美国科学家发现,因此得名“Ph染色体”。Ph染色体的出现与白血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和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Ph染色体的本质是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translocation),具体为第9号染色体与第22号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即t(9;22)(q34;q11)。这种染色体重排导致了BCR基因(位于22号染色体)与ABL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的融合,形成一个名为BCR-ABL的融合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具有持续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能够引发细胞增殖失控,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
Ph染色体关键信息总结表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Ph染色体(费城染色体) |
发现时间 | 1959年 |
染色体易位 | t(9;22)(q34;q11) |
涉及基因 | BCR(22q11)、ABL(9q34) |
融合基因 | BCR-ABL |
疾病关联 |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
临床意义 | 是诊断CML的重要标志 |
治疗靶点 | BCR-ABL融合蛋白是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的作用对象 |
Ph染色体的发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也为精准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如今,针对BCR-ABL融合蛋白的靶向药物已成为治疗Ph染色体阳性白血病的主要手段,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