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严选问答 >

踬躅词语意思

2025-11-06 07:16:17

问题描述:

踬躅词语意思,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6 07:16:17

踬躅词语意思】“踬躅”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语,常用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在理解古典文学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将对“踬躅”的词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含义及用法。

一、词语总结

“踬躅”一词主要表示“行走困难、迟疑不前”的状态。它常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行动受阻、犹豫不决的情形。此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带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描写性。

- 基本释义:指走路困难,或行动迟缓、犹豫。

- 引申义:比喻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 使用语境:多用于描写人物心理或环境状态,尤其在古文、诗词中较为常见。

二、词语解析表

词语 拼音 词性 基本含义 引申含义 使用场景 示例
跂躅 zhì zhú 动词/形容词 行走困难,脚步迟缓 比喻处境艰难、犹豫不决 古文、诗词、文学描写 “行路难,踟蹰而不能进。”

三、相关例句分析

1. 《诗经·小雅》

“我心忧伤,聊与子同归;我心忧伤,聊与子同尘。”

虽未直接出现“踬躅”,但“踟蹰”与“踬躅”意思相近,表达的是内心矛盾、行动迟疑的状态。

2. 唐·李白《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此诗虽未使用“踬躅”,但描绘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犹豫与挣扎,与“踬躅”的意境相似。

3. 宋·陆游《书愤》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虽为壮志豪情之作,但若结合当时背景,也可看出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迟疑,与“踬躅”有相通之处。

四、结语

“踬躅”作为一个较为冷门的词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文学作品中却能很好地表达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外在的行动障碍。了解这一词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对于学习古文、研究文学的人来说,“踬躅”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语言风格的体现。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古汉语词汇,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