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七步诗介绍】曹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以其才华横溢、文采斐然而著称。相传他在七步之内即兴吟出一首诗,不仅展现了惊人的才思,也表达了对兄弟之情的深切感慨,这首诗也因此被后人称为“七步诗”。
曹植七步诗的故事源于他与兄长曹丕之间的政治斗争。据传,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对弟弟曹植心存戒备,欲除之而后快。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内作诗,否则便处死他。曹植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迅速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既表达了自己对兄弟情谊的惋惜,又暗含对自身处境的无奈,最终打动了曹丕,得以保全性命。
曹植七步诗
> 煮豆燃豆萁,
> 豆在釜中泣。
> 本是同根生,
>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以“煮豆燃豆萁”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兄弟之间互相残杀的残酷现实,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的痛心与不解。
曹植七步诗简介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七步诗》 |
| 作者 | 曹植(字子建) |
| 朝代 | 三国·魏 |
| 背景 | 曹丕逼迫曹植在七步内作诗,否则处死 |
| 内容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 主题 | 兄弟相残、骨肉情深、悲愤与无奈 |
| 评价 | 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成为千古名篇 |
| 影响 | 表现了曹植的才思敏捷和文学造诣,流传广泛 |
曹植七步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一段历史故事的缩影,体现了古代文人在政治漩涡中的智慧与情感。它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


